cooki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avatar

说鸭话

怪话。收录我懒得写成长篇的相声和点子和乐子,最近有很多文献导读,慢慢长篇起来了。 主要关于跨人医疗,偶尔会写些nd等精神医学相关,偶尔偶尔打打拳 本傻睾废话很多酌情mute,而且不爱spoiler粗鄙之语,并且有很强烈的dickgirl/pussyboy pride,可能trigger注意规避 大母神!

Show more
ChinaChineseThe category is not specified
Advertising posts
370
Subscribers
No data24 hours
No data7 days
No data30 days

Data loading in progress...

Subscriber growth rate

Data loading in progress...

Repost from 推特翻译
【radfem为什么如此仇恨跨性别者】【激进女权】【特夫】【terf】 问:自称是女权主义者,但实际上却把大量精力都放在歧视压迫跨性别者的那些radfem(自称激进女权主义的人),TA们的实际目的是什么?我的意思是说,如果TA们是女权主义者,那TA们当然是要推翻父权压迫。对这些人来说,如果TA们按TA们的计划消灭了跨性别,之后TA们打算怎么推翻父权制度? 我认为激女群体其实和白人工人阶级保守主义群体很像。这两个群体确实有很多困难以及因为困难带来的不满,而同时,大部分进步派组织却开始渐渐减少对TA们的关注,而去关注更弱势更需要关注的群体了。在这样的形势下,这两个群体拒绝与进步派站在一起,共同与压迫的源头斗争。相反,这两个群体选择了更弱势的群体作为自己的仇恨对象,并认为消灭更弱势的群体可以帮助TA们获取权利。 比如激女可能会说:跨性别女性会攻击我们!跨性别是邪教!必须消灭! 而白人工人中的保守主义者可能会说:移民抢走了我们的工作!移民滚出美国! 这两种说法其实是非常相似的。激女受到性别压迫,白人工人受到阶级压迫。但TA们很难反抗那些压迫的源头,那些高高在上拥有很多特权的人。 与此同时,跨性别女性和为求生存移民美国的移民工人就好对付多了。打压这些更弱势的群体几乎没有后果。而且,打压这些人让激女和白人工人觉得自己在和压迫体系斗争,虽然实际上TA们做的不过是底层互斗。本来这些更弱势的群体应该是同盟,而不应该是敌人的。 我注意到很多激女对跨性别议题的关注远远大于对于跨性别无关的女权议题的关注,我猜这就是为什么:TA们认为跨性别是“唯一且巨大的真正威胁”,因此可以借口不去关注庞大而难以撼动的系统性的压迫,而专注于这个又小又方便攻击的社群。 当然,也有一些自称激女的人连内心也对女权主义毫无追求,“女权主义者”不过是TA们自己标榜出来的身份,好方便TA们以女权主义的名义攻击压迫跨性别者。对这类保守人来说,如果女权主义对攻击跨性别不再有用,TA们很乐意把“女权主义者”这个烫手山芋一样的标签远远扔出去。对,我说的就是那些保守政治团体中的“女权主义者”。 注1:terf直译为排跨女权主义者,音译为特夫。在现在的语境下,特夫和激女往往是不能分割出差别的同一批人。一般以radfem为统称。 注2:radfem这个词,在最早起源时,曾经指代的是60年代美国的进步女权社群。但随着历史的演变,70年代之后的radfem与当时的radfem思想相去甚远,甚至多有截然相反之处。 https://genderkoolaid.tumblr.com/post/705910019371253760/weird-question-of-the-day-so-what-is-terfs
Show all...
Random Thought Depository

Great discussion! Another thing that comes to mind here, and this ties into the TERFism/right-populism parallel, is that it seems to me that a lot of radfeminism is kind of like blood and soil...

Show all...
帮转|「SOC-8」词汇翻译建议征集 - 第一版

我们希望通过问卷的方式向各位征集翻译建议,以确保这些术语能够在科学的阐明各样的TGD人群其特征和需求的同时,也能相对友好且包容的进行表达。

Repost from 推特翻译
Photo unavailableShow in Telegram
研究表明,在年轻人群体中减少性侵,最好的方式就是开设“干预性侵”项目,教大家如何在性侵发生时,及时从旁边干预。这远远比“拒绝性侵”的项目要有效。这是因为: ❶ 人们更愿意参加“干预性侵”的项目,帮助可能的受害者,而不是在“拒绝性侵”的项目里被暗示“你很可能就是那个强奸犯你快点改正吧”。 ❷ 数据显示,参加“干预性侵”的项目,同时能帮助年轻人避免成为性侵加害者。 ❸ 如果不参加“干预性侵”的培训,很多人不知道在目睹性侵发生时如何做。人们急需相关培训。 ❹ 旁观者干预性侵,能够第一时间制止性侵的发生。 ❺ 旁观者干预性侵,受害者就不用一个人承担所有保护自己反抗性侵的重担。 —— 理查德·M·赖特 《询问:建立尊重自主权的文化》 source
Show all...
上海九院的一篇文章: 根据目前的调查,几乎有一半的中国女性表现出宽大的额角以及突出的下颌角;其中,三分之一的人表现出男性化的下巴。 耐人寻味的是,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患者,包括跨女和顺女,都痴迷于下颌角截骨术和下巴缩小手术。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urvey, almost half of the Chinese women manifested a wide bigonial angle as well as a prominent mandibular angle; among these, one-third exhibited a masculine chin. Intriguingly,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patients, including transgender females and the original females, are obsessed with mandibular angle osteotomy or genioplasty in China.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105846/ 来源: @raaaaeeee
Show all...
Necessity of facial contouring in feminization surgery for Chinese transgender female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ransgender females are suffering from a critical gender dysphoria, which often presents as depression and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Facial feminization surgery (FFS)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alleviate symptoms of gender dysphoria, ...

Repost from 微博精选
7747 【投稿】本人是非二元,今天前往上海九院跨性别门诊初次就诊,以下是一些经验整理: 1.跨性别门诊每周六上午开诊,可直接互联网挂号,也可现场挂号,人不多不用担心抢不到号。 2.今天的医生是刘/蔡/钺医生,对非二元了解并不是很充分,但人很友好,好说话。 3.稿主是已经自行购入十一酸胶囊准备进行hrt,前去进行用药咨询的。如果要自行用药,以下检查必须在用药前就做完,并在用药期间至少三个月一次:体重、血压、心率、副反应;性激素六项;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凝血、甲状腺功能、骨密度、乳腺+甲状腺B超。 稿主因为上个月碰巧做了血常规甲功和B超就没有开这几项检查,别的都是要开的,其中骨密度在跨性别门诊开不了,要另外挂骨科号。附两张收费单据,还是不小的一笔开销。 当天上午如果是空腹去的医院,倒是能做完检查,但稿主等到中午撑不住了去吃了东西,只能等下周一去抽血了。检验科抽血每周一到周六开。 4.医生说目前国内跨性别用药全部都是经验用药,像稿主这种想部分改变性征的,ftm的用药经验就不适用了,医生也没办法给出具体建议,只能让我从最小剂量吃起,然后再逐渐加量,并且不能超出说明书上的最大用量。 5.九院的医院系统还是挺落后的(据说全国都这样?),易性症分类底下只有男转女和女转男,稿主指派女,只好跟医生说按女转男建档案吧。(顺带一提好讨厌易性症这个说法) 6.医生还说,如果没有手术需求的话,非二元去三甲精神科也是能下诊断的,可能下不了易性症但起码能下个性别认知障碍(……),凭着这个诊断还是能全国范围内拿药的。 7.来自mtf朋友的避雷,不建议去上海精总,陆/峥这个人很麻烦,比如不承认跨性别同性恋,以及有重症精神疾病在他那里就拿不到证,稿主是中度双相,只能找时间跑别的城市去拿证了,在此之前先吃上药再说。 以上是稿主初次就诊经验,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也祝大家都能达到自己满意的状态! source
Show all...
前往北美留学前的跨性别者资料获取指南: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gender_rights_in_the_United_States
Show all...
Transgender right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ghts of transgender people vary considerably by jurisdiction. By the end of 2021, at least 130 bills had been introduced in 33 states to restrict the rights of transgender people. In 2022, over 230 anti-transgender bills were introduced in state legislatures in a coordinated national campaign to target transgender rights. Many of these bills became law.[citation needed]

Repost from 泥中语
以下的说法很常见: - 伊朗穆斯林女性摘头巾是反抗,法国穆斯林女性戴头巾是反抗, - 健全女性不化妆是反抗,残障女性化妆师反抗。 对。也不对。 “对”的点在于,很多人看了这些话,看懂了,理解为什么残障女性要化妆,法国穆斯林女性要戴头巾,不去指指点点她们的选择了。 “不对”的点在于:残障女性,无论是否化妆,都是在反抗。法国穆斯林女性,无论是否戴头巾,都是在反抗。跨性别女性,无论是否女性化,都是在反抗。
Show all...
tw:反跨言论 跨gay不上网会遇到的言论可能只是你喜欢男的为什么不能当女的,上网之后以为是同温层了遇到的言论却可能是腐癌入脑/厌女爱男爱到发疯/本质慕强
Show all...
Repost from N/a
我从利益相关的角度来说,当然是不会支持那种“尊重自杀的自由”的观点的,不然要是当时真的有人尊重,我大概应该死了三四次了。 我们当然不该否认一个人求死的理由,但是我们也不该否认求死往往不是理智的决策。 Kai Cheng Thom讲过一个故事,她当时在做社工的时候,有父母问她,如果有小孩子说要离家出走了,应该怎么说。Kai说的很符合“尊重个体意志”的标准:“生气是ok的,闹情绪是ok的,如果你真的离家出走了,你仍然有这个家可以回来。”然而她的导师指出了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你真的离家出走了,我们也会出去找你,把你带回家的。” 这是一个听上去有点矛盾的事实:有些时候爱意味着对方在拒绝之后也要继续伸出援手。出于各种原因,也许是认为自己不值得,也许是不相信对方的诚意,内心渴望帮助的人,反而会拒绝到ta身前的帮助,有时候就是要锲而不舍,才能让对方感受到爱。 往远了说,这个世界已经对跨性别很残酷了,我们尊重跨性别的自杀的愿望,无意间也尊重了这个世界对跨性别很残酷的现实。恕我无法苟同“自杀是反抗”的说法,自杀本身不是反抗,自杀引起的改变才是反抗,那么我们真的想让改变通过自杀来达成吗? 帮他们活下去吧。让世界不那么残酷,才是对世界的反抗。
Show 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