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

We use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browsing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ccept all»,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avatar

飛蛾書庫

想象、思考、怀疑、批判 *工作日4更,周末杂志* 热爱书籍,请购买正版

Show more
Advertising posts
14 873
Subscribers
+2924 hours
+1377 days
+58630 days

Data loading in progress...

Subscriber growth rate

Data loading in progress...

Show all...
熟悉的陌生人:“文人”大卫·休谟

1776年初,大卫·休谟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便开始着手其身后事:立遗嘱,写自传,安排手稿的出版事宜。休谟请求好友亚当·斯密在其身后发表《自然宗教对话录》,考虑到斯密的为难之处,他更改遗嘱,请求他发表一篇“不讨人厌的文章”。这篇文章便是休谟的自传:《我的一生》。如休谟所说,这篇文章无非是“我的著作史”,包含了他从青年时代就被文学激情主宰的一生中的各种文学创作。此文被休谟当作自己的“安葬演说”,向世人表露其作为“文人”的心路历程。 休谟在世时文名享誉欧洲,去世后依然如此,其六卷本《英国史》在19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依然被当作历史著述的典范。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历史学家休谟逐渐被遗忘,哲学家休谟的名声逐渐崛起。20世纪70年代以来,休谟研究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并聚集了不少优秀的研究者。 在汉语学界,休谟可谓“熟悉的陌生人”,其《人性论》在目前市面上已有不少中译本,《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宗教的自然史》《英国史》等著作均有不少于2种的中译本,其讨论文学、政治、经济等相关的散文、随笔也被收录在不同的中译本里。 近几十年来,后人为休谟所做的传记和一些研究性专著陆续翻译出版(包括欧内斯特·莫斯纳的…

Justice and Interpretation By Georgia Warnke Georgia Warnke began her career by studying the work of Hans-Georg Gadamer, the foremost contemporary proponent of hermeneutics, a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hat centers on interpretation as dialogue across times and cultures. In this book, she traces the myriad ways in which interpretive perspectives have come to prominence in modem political philosophy. Focusing on the work of John Rawls, Michael Walzer, Ronald Dworkin, Charles Taylor, Alasdair MacIntyre, and Jurgen Habermas, Warnke finds an increasing concern with the grounding of political norms in communal values rather than on abstract, universal principles. Warnke develop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hermeneutic turn in political philosophy, 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a range of unresolved problems and suggesting a new model of democracy that takes free and equal discussion and mutual education as its primary values. #政治 #政治哲学 #文化 #英文
Show all...
Show all...
布莱希特:生命不该是一场惩罚,可惜,人世并非如此

贝托尔特·布莱希特的一生是对抗的一生,无论身处何种社会体制,是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还是民主德国,布莱希特从未放弃他的批判性,尽管他有时也会彷徨于迷雾般的“现实”。 作为剧作家的布莱希特是著名的“间离理论”的创造者,有些戏剧首演时即成为轰动一时的文化事件,而作为诗人的布莱希特则相对低调。不过时至今日,他那些朴素、直接的诗句成为他洞察力与勇气的最佳证明。他在诗中讽刺希特勒为“粉刷匠”;他在二战爆发前几年就说“当德国武装到牙齿/大祸便要临头”,“战败国的底层人民/挨过饿。/在战胜国/底层的人民同样挨饿”;他写下自己的流亡历程,就像在为无数和他一样的流亡者保存一份证据。 他意欲提醒所有人,那是一个“被恐惧扭曲的世界”,不要被骗。其实他的愿景很简单(简单的事物往往最珍贵),就像他在《孩子们的心愿》一诗中所说:生命不该是一场惩罚。是的,无论如何,都应如此。可惜,人世并非如此。 撰文|程一身 我对布莱希特的第一印象并不算好。 我是从《本雅明传》中读到他的,在他和本雅明不平衡的友谊中,他显得很强势,常常像老师训斥学生一样对待本雅明。由于我热爱本雅明,便觉得布莱希特这个反专制的人在某种层面上看就是一个专制者,至少有一种导师…

《看海的人》 作者: [日] 小林泰三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海を見る人 译者: 丁丁虫 出版年: 2015-2 页数: 243 日本科幻新御三家,星云奖得主 【小林泰三】 最经典的浪漫派科幻短篇集 最浪漫、温柔的异世界七景 穿越黑洞,漂流宇宙,回溯时空,与她相望于永恒的两端…… ★日版《星际穿越》 ★名列All time Best SF榜 ★长门有希一百本 本书完整收录《看海的人》《门》等七篇浪漫派科幻杰作,在或温馨或哀婉的故事中,完美呈现了“白小林”设定严谨缜密的幻想世界,是了解现代日式科幻的绝佳文本,也是科幻迷不可错过的经典。 分住在“海边”“山顶”两种不同时空的少年与少女,偶然相遇于一次祭典。迥异的时间流速,让他们年复一年苦苦等待彼此。直到有一天,少年踏上了前往“海边”寻找少女的旅程…… 在“门”边的小行星,我与年轻的舰长相遇相爱,我们一起步上探索“门”的旅途。然而一次意外,我回到了行星,舰长却“永远”地进入了那黑洞般的“门”…… #小说 #科幻 #短篇 #小林泰三
Show all...
Show all...
黄运特谈黄柳霜与好莱坞的亚裔歧视

黄运特 (章静绘,背景取自电影《龙女》剧照) 黄运特,生于浙江温州,现为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英语系杰出教授,曾任教于哈佛大学,担任过香港岭南大学讲座教授。除学术著作外,自2010年以来,他出版了三部非虚构写作专著,皆获好评,分别是《陈查理传奇:一个华人侦探在美国》(Charlie Chan: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Honorable Detective and His Rendezvous with American History, 2010)、《不可分离:暹罗连体双胞胎兄弟与美国历史》(Inseparable: The Original Siamese Twins and Their Rendezvous with American History, 2018)和《龙女:黄柳霜与美国历史的相遇》(Daughter of the Dragon: Anna May Wong’s Rendezvous with American History, 2023)。 《龙女》讲述华裔美国人黄柳霜(1905-1961)如何在一个充斥着狭隘、不公和种族主义的世界,从一个洗衣工之女,成为举世…

🤔 1
《自由诗篇》 作者: 林贤治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副标题: 从米尔顿到米沃什 出版年: 2012-8 页数: 342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从人类的自由出发,选编了近代以来世界各国数十位诗人富有人文精神的诗作百余首。编者的视野十分开阔,选入的诗人涉及20多个国家,时间跨度达400余年。其中既有普希金、雨果、弥尔顿、拜伦、惠特曼、雪莱等近代大家的名篇;也有多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的代表作——希腊的塞菲里斯、意大利的瓜西莫多、波兰的米沃什、希姆博尔斯卡、俄罗斯的帕斯捷尔纳克、法国的佩斯、爱尔兰的希尼、西班牙的阿莱克桑德雷、瑞典的萨克斯、美国的布罗茨基、智利的聂鲁达、墨西哥的帕斯;还有一些在中国译介传播得不那么广的诗人的作品,如叙利亚的格巴尼、荷兰的高尔纳尔、丹麦的诺德布兰德、圣卢西亚的沃尔科特、尼加拉瓜的科尔德纳尔等。编者在诗篇前为每位诗人都配写了简明的生平介绍和作品评介,寥寥数语,却对引导读者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十分有益。 #诗歌 #文学 #自由
Show all...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 作者: [美]斯蒂芬·杰·古尔德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地质时间发现中的神话和隐喻 原作名: Time’s Arrow,Time’s Cycle:Myth and Metaphor in the Discovery of Geological Time 译者: 刘年凯 出版年: 2024-3 页数: 256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地质学对人类思想的重大贡献——“深时”的发现及其理论渊源。 地球历史是一段古老、浩瀚而我们只能通过隐喻来理解的历史。本书围绕“时间之箭”(叙事历史,方向性和独特性)和“时间之环”(内在规律,周期和重复)的二分法,结合图像学的阐释,重新审视和解读了“深时”思想在西方地质学领域三位先驱及其经典著作——托马斯·伯内特的《地球的神圣理论》、詹姆斯·赫顿的《地球理论》和查尔斯·莱尔的《地质学原理》,由此重构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 古尔德文风清晰、生动,极少拖泥带水,巧妙地引领我们穿越那些早已褪色的争论和观念迷宫。他以一种近乎抒情的激情,主张科学要有回溯性的宽容,反对将那些同样致力于真理事业、同样沉浸于其文化和时代的隐喻和假设的人塑造成英雄和恶棍的刻板教条。 ——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纽约客》 古尔德以明示和暗示的方式证明,科学是人类思想的创造物,而人类思想始终受到远离那些摆在科学家眼前的自然现象的压力影响。这部作品应该受到比思想史和科学史更广泛的读者青睐。 ——戈登·戴维斯(Gordon Davies),《自然》 古尔德解释说,你在教科书上读到的和老师告诉你的纸板历史其实都是错的。正如我们所期待的,这本书趣味盎然且通俗易懂。 ——尤金妮亚·斯科特(Eugenie Scott),《美国体质人类学杂志》 #科学 #科普 #地质
Show all...
Show all...
林徽因被追授建筑学学位:她用一生证明,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建筑师!

当地时间5月18日傍晚,在202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宾大正式向林徽因颁发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的卓越贡献。 毕业典礼现场,林徽因外孙女于葵代表林徽因,从韦茨曼设计学院院长弗里茨·斯坦纳手中,接过了这份迟到近百年的学位证书。 (转载自 建筑史学刊 公众号) 各位毕业生、校友和朋友们: 我是于葵。作为林徽因的外孙女,今天能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重要的时刻来到宾大与诸位相聚畅谈,我深感荣幸。 在这里,我也代表林徽因的亲人们向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向在座的诸位老师、同学、家长们致以深深的敬意。林徽因的这些亲人们有的由于年迈或其他原因今天未能在场,如我的母亲——林徽因、梁思成的长女梁再冰。此时此刻,无论身在何地,我们都怀有一样的感动和谢意。 不久前在北京,我们家人与Fritz Stenier 院长、Jeff副院长以及林中杰教授等见面座谈时获悉:宾夕法尼亚大学魏茨曼设计学院对林徽因——一位百年前毕业生的选修课成绩进行严格审核之后,决定追授她当年学而未得的建筑学位并颁发证书!Stenier 院长说:“我们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也做成了一件以前不曾做过的事!”在林徽因入校…

Photo unavailableShow in Telegram
Hälfte des Lebens ——Friedrich Hölderlin Mit gelben Birnen hänget Und voll mit wilden Rosen Das Land in den See, Ihr holden Schwäne, Und trunken von Küssen Tunkt ihr das Haupt Ins heilignüchterne Wasser. Weh mir, wo nehm’ ich, wenn Es Winter ist, die Blumen, und wo Den Sonnenschein, Und Schatten der Erde? Die Mauern stehn Sprachlos und kalt, im Winde Klirren die Fahnen. #诗歌
Show all...
Show all...
“天空在横堤上/研碎它最深的蓝。/我们的影子在光中/来回变幻。”|豆瓣一周新书精选

关注并星标豆瓣读书 遇见更多好书 本周豆瓣一周新书精选上榜了10本新书: 《大熊座的呼唤》《洛尔迦,被诅咒的诗人》《海史密斯日记与笔记》《生活艺术》《耶拿1800年》《起初·鱼甜》《历史是扩充心量之学》《同时代的北方》《土广寸木》《烈焰焚币》 01 《大熊座的呼唤》 作者: [奥] 英格博格·巴赫曼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品方: 明室Lucida副标题: 英格博格·巴赫曼诗合集译者: 徐迟出版年: 2024-5 英格博格·巴赫曼是20世纪最独特的诗歌声音之一,她与保罗·策兰一同被认为是战后德语文学中最重要的两个诗人。她的诗歌将哲学洞察力与文学抒情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用语言探索自然与世界的本质,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韵律与节奏,影响了包括伯恩哈德、耶利内克、克里斯塔·沃尔夫在内的一众名家。巴赫曼生前几乎拿遍德语文学界所有重要文学奖项,包括德语文学的最高荣誉毕希纳奖。《大熊座的呼唤》收录了巴赫曼生前发表过的所有诗集的内容,涵盖了诗人一生的代表作。“天空在横堤上/研碎它最深的蓝。/我们的影子在光中/来回变幻。” @胡桑 巴赫曼的诗向着那些被动的力量敞开,甚至保持着渴望,就像与渴望大海,但也知道置身其中的孤独。她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