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kie

ما از کوکی‌ها برای بهبود تجربه مرور شما استفاده می‌کنیم. با کلیک کردن بر روی «پذیرش همه»، شما با استفاده از کوکی‌ها موافقت می‌کنید.

avatar

SEMI Newspaper

新闻并不能提供真相,只是一个看到真相的管道。不盲从,不狂热,对嘈杂世间,冷静以待。 对此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cicadar 联系。

نمایش بیشتر
الصين104 942زبان مشخص نشده استدسته بندی مشخص نشده است
پست‌های تبلیغاتی
129
مشترکین
اطلاعاتی وجود ندارد24 ساعت
اطلاعاتی وجود ندارد7 روز
اطلاعاتی وجود ندارد30 روز

در حال بارگیری داده...

معدل نمو المشتركين

در حال بارگیری داده...

中文互联网的一大特色就是议程失焦,简称跑题,比如袁隆平病逝的新闻能够硬生生的分出两拨人在那儿吵为什么大家只记住袁隆平而不记得其他为中国农业作出贡献的名字。 真的是在以生命验证袁隆平让人吃得太饱了这个段子。 袁隆平的离世当然是一个令人感到悲恸的损失,但是它所带来的仪式感也变得有些古怪,比如在我或许苛刻的评价里,如果那些追着载有袁隆平遗体的灵车连呼「袁老一路走好」的身影能够放下高高举起录制视频的手机会更体面一点。 也是在前天吧,粉站正好正好有一个顶流主播要办生日会,结果中午袁隆平去世的新闻传出来,主播犯了大难,继续办生日会吧,肯定会被冲,改期再办吧,前期的投入和筹划就都打了水漂,后来特别拧巴的改成了黑屏直播,在一种偷偷在灵堂上挂彩带的气氛里过完了生日。 也有很多年轻人悲愤交加的在很多博主底下留言,说你们知不知道今天双星陨落啊,怎么还能这么嘻嘻哈哈的,就不能尊重一下为我国立下大功的科学家们吗,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你妈死了。 好像是从去年开始,也是在年轻人群体里自发的创造出了「七七禁娱日」,我不知道你们听过这五个字没有,你现在去搜索也会发现有很多人会问「七七禁娱是真的吗」,这个所谓的禁令和官方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年轻人们为了模仿一种足够虔诚的姿态,构建而出的自我鞭笞体验: 因为七七事变是历史上的国耻,所以为了铭记历史,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我们要禁止一切娱乐活动,专心追忆苦难、奋发图强。 但是,由于这个「七七禁娱日」并不像国家公祭日那样具有法律效应,所以年轻人们的诉求并不能得到强制执行,所以他们的选择只能是逮到那些在七月七日仍然发布风花雪月内容的明星,然后冲掉评论区。 真的是吃得太饱了啊。 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无论是袁隆平还是所有的英烈,都值得我们致以最大的尊重和敬意,他们青史留名,事迹也必定会一代一代的传颂下去。 但是解决粮食危机也好,保卫国家安全也好,这些充满勇气和牺牲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让同胞能够享有一个安定舒适的未来,对他们的最大回报,就是过好每个人的生活,该吃吃该喝喝,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而不是借着他们的名字刀戈并舞,始终红着眼睛去搜寻那些不敬者。 至少。对袁隆平的生平但凡有一丁点儿了解,就能知道他肯定不会赞同这么做。 source
نمایش همه...
نمایش همه...
Asahipenguin

躺平吧老哥真的是猛

Remembering BlackBerry 1. 2012 年初,我 23 岁,读研一,获得了一个科技媒体的工作机会,总算从并不喜欢的「专业领域」跨出来了。 彼时我的手机是黑莓 9700,电脑是最后一代带光驱 MacBook Pro 13 寸。 出门工作一整天的时候,我可以拼命地用 9700,完全不需要充电;但是这一整天里,即使不怎么真的拿出来用,我也必须给 MacBook Pro 充电至少两次。 2021 年的今天,我的手机是 iPhone SE 2020,电脑是第一代 M1 版 MacBook Air 出门工作一整天的时候,我可以拼命地用 MacBook Air,完全不需要充电;但是这一整天里,即使不怎么真的拿出来用,我也必须给 iPhone 充电至少两次。 岁月是一个有趣的轮回。 2. 2012 年中,微信还没有今天这样的「全民默认联系方式」的地位,那时候的科技媒体们仍然用邮件沟通,还没有「一切皆可微信群」的情况。但是私人之间,很多时候「加微信」已经比「互存手机号」更加首选了。 在进入那家科技媒体之前,我其实没有觉得「我没有微信」是一件多么严重、会影响私人沟通的事情。 在加入那家科技媒体之后的开头几个月,我其实还是没有觉得「我没有微信」是一件多么严重、会影响私人沟通的事情…… 但是我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我没有微信」会让我在一些社交场合,显得有问题。 夏末初秋的某一天晚上,微信更新了一个大版本,给「摇一摇」绑了一个新功能(具体是哪个功能,我已经忘了)。第二天全团队开会,大家很快地聊到了这个更新,于是一屋子的人纷纷拿出他们的 iPhone 和 Android 手机,开始摇一摇。 我作为室内唯一一个没有微信的人,安静地在旁边看着这个非常神秘的、一屋子人疯狂摇手机的有趣景象 🙂 没过多久,苹果开秋季发布会,发布了 iPhone 5,我马上买了一台(港版。我甚至没有等到国行上市),结束了「我没有微信」的历史。 3. 刚开始用 iPhone 5 的那段时间,我实际上感到非常痛苦。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iOS 6 的自带中文输入法几乎是不可用的,这导致不想/懒得越狱的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没法有效率地在 iPhone 上输入任何超过 20 个字的中文——在 2012 年,如果一个人跟你的聊天突然从长篇大段秒读秒回,变成言简意赅惜字如金,那么除了「他不喜欢你了」以外,一个更可能的原因是「他刚换了台 iPhone」。 iOS 对流量的消耗程度完全超出了我的认知:在黑莓 9700 上,我每月收大概 1200 封邮件,并回复其中至少三分之二;我用自己改服务器重新打包的 Opera mini 在 Twitter 上持续刷新和发帖;常常拍照发带图微博(当年的早期版 Twitter 是没有自带图片服务的,想要拍照后直接在社交网络发图,你需要使用新浪微博),我觉得中国移动的 2.75G Edge 网络速度非常快、每个月 5 块钱 30MB 流量也完全够用。 然后这 30MB 流量里剩余的 26MB,在我收到 iPhone 的第二天就用完了…… 一周以后,我也和当年那个屋子里摇一摇的同事们一样,成为了每到一个新地方先问「Wi-Fi 密码是多少」的人。 最后,我的第一个移动电源叫做「乐泡月光石」,我买它的唯一目的,就是给(一天两充的)iPhone 5 补电。 4. 直到 2018 年各种无限 4G 流量的 SIM 卡大行其道、让我终于可以放心地 live streaming 视频网站为止,我都觉得实际上除了微信以外,我完全可以在黑莓上过更舒服的生活。 实际上在 2010/2011 年,我在用黑莓 9000 的时候,就已经过着很 mobile first 的生活了(当然,一个背景是当时的北外不是所有课程都允许带电脑,校园里也不是到处都有 BFSU-WLAN 无线网覆盖): 我的毕业论文 proposal 是在环线地铁上坐着,用黑莓 9000 打的第一稿——真正的 distraction-free mode with white noise 高效写作; 我更习惯在黑莓上回复邮件,而不是打开电脑回复——我知道因为 pushmail 服务(和「断续膏」^_^)的正常运作,任何时候我的黑莓上收件箱状态都是最新的,打开就能用,但是电脑上并不是,需要先联网、再等待手动刷新; 在 2011 年的版权状况下,多看阅读(和唐茶……)不过是一个缓慢版本的 Anyview、我也不觉得那段时间在 OSX 上层出不穷的 Twitter 客户端们的那些 eye candy 比得上能让我 3 秒钟获得最新 timeline 的 Opera mini+某个低流量的移动网页版 Twitter 服务。 十多年过去了,作为一个 iPhone 用户,我反而失去了在手机上写大段文字和处理邮件的能力。 我记得 2011 年,雷军在发布第一代小米手机之前接受极客公园的采访,说「虽然经常被人嘲笑,但是我现在会强迫自己尽量所有的事情都在手机上干」。我的第一反应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那你可能需要买一台黑莓」。 等我意识到这个思维方向实际上完全错误,是 2 年以后的事情了。 5. 在 2021 年的今天,如果你想购买一台全键盘手机,那么你的选择只剩下一些很小众的、低配置的 kickstarter 产品。我印象中新的 Unihertz Titan Pocket 用的 MTK P70 处理器,论绝对性能可能还不如三年前的 TCL 黑莓 Key 2,它唯一的优势就是更新的 Android 大版本。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本身的主要使用场景变成了拍照、看视频和打游戏,键盘作为一个单目的专用部件,就显得非常多余和没有必要了。而新的一两代人,在心理上已经没有对实体键盘的依赖了。 之前做 Smartisan TNT 的时候,我在很多次针对年轻群体的用户调研里都发现他们实际上更习惯触屏打字的手感和节奏,我也非常惊讶地目睹他们在 5G 时代的大尺寸触屏上所展现的各种神奇的打字姿势、和让我十分惊讶的手指移动速度。 「为什么要用电脑做 PPT?我一般在电脑上先找材料,把图片和文字都用微信发到手机上,然后躺床上一边思考一边用 WPS 做成 PPT,很明显这样我整个人更舒服、产出效率也更高啊」,是那段时间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评论之一。 Mobile-first、touch-native 的新一代,不一定真就觉得触屏比实体键盘更舒适,但是至少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会觉得触屏是理所当然的选择,而不是一个「真的没办法了,赶紧凑合打几个字吧」的次等选择。而年龄比我更大一两代的老年人,觉得大字体、能手写的触屏才是更自然、真正能用懂的操作方式。 我们这些在电脑上熟练掌握全键盘输入技巧的、恰好经历了 2000~2010 年那段移动设备发展史的、觉得全键盘真的比触屏更适用的人,实际上很可能是被夹在中间的少数人。
نمایش همه...
#严肃文学
نمایش همه...
【R.I.P.】“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直到今年年初,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袁老,走好! 2021年5月22日13时05分,一代医界传奇、深受病患爱戴、桃李满天下的“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病逝,享年99岁。
نمایش همه...
Android 12 允许第三方市场自动安装/更新应用而无需用户干预 虽然挺出乎意料但是这大概才是理想中的 Android https://9to5google.com/2021/05/20/android-12-app-stores-change/ 不过似乎是仅能更新由该应用安装的 App, 并且似乎首次安装还是需要用户许可 Ref: [1]
نمایش همه...
Android 12 will let third-party stores update apps without constant user interaction

By taking away the need for constant user permission and interaction, Android 12 will more effectively give users a choice on app stores.

نمایش همه...
大脑没有性别差异?

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并没有性别差异,这颠覆了人们一直以来的认知。

Android 视觉风格巨变、Material Design 为「你」更新:Google I/O 2021 主要看点回顾 [by Clyde] https://sspai.com/post/66737
نمایش همه...
Android 视觉风格巨变、Material Design 为「你」更新:Google I/O 2021 主要看点回顾 - 少数派

围绕 Android、Wear OS 以及 Material Design,我们也一如既往汇总了今天凌晨 Keynote 的三大看点,一起来看一看。

نمایش همه...
نمایش همه...
Magisk developer John Wu leaves Apple to join Google on the Android security team

John Wu, better known as topjohnwu, the developer of Magisk, has left Apple to work at Google on the Android security team.

یک طرح متفاوت انتخاب کنید

طرح فعلی شما تنها برای 5 کانال تجزیه و تحلیل را مجاز می کند. برای بیشتر، لطفا یک طرح دیگر انتخاب کنید.